节水灌溉无线智能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联系我们   Contact
你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一个传统农业合作社的“华丽转身”

2018-01-05

由合肥市城区出发,沿合淮公路一路向北,经中国(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约五公里后折向东,再行驶不到两公里,便到了位于长丰县岗集镇的合肥青峰岭有机富硒果蔬专业合作社。全程三四十公里,道路通畅,交通便利。

然而就在5年前,合作社的村民们却并未感受到这种便利,他们为合作社农产品的产销伤透了脑筋。

2017年12月1日,记者来到这里,合作社理事长王正华正和他26岁的侄子,合作社副理事长王胜在蔬菜大棚里忙碌。谈起社里发展历程,叔侄俩一脸感慨。“2007年开始流转土地,2009年合作社正式成立。一直到2013年,合作社的发展一直都是比较曲折艰难的。”王正华说。 “别看现在交通这么方便,放在五年前,遇上下雨天你们的车都开不进来。咱们自己种的草莓,都不敢运出去,门口的合淮路俗称‘炮弹路’,新鲜的草莓没几下就颠成了‘草莓酱’。”小伙子王胜幽默地接过话茬。

青峰岭村第一书记邓剑向记者介绍,青峰岭村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基础设施薄弱、缺乏产业带动,2014年农民人均收入8200元,为省级贫困村。当地水资源匮乏,村里塘坝浅,干旱缺水,大旱的时候甚至连牛都喝不上水。抱着带领村民闯出一条致富路的想法,王正华和几名村民一起,建起了合作社,开始种菜、养鱼,然而经济效益却不甚明显。 2010年,刚刚从学校毕业的王胜回到家乡,加入合作社开始了创业之路。见到合作社依然在走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王胜决定作出一些突破和改变。想到长丰盛产草莓,于是2011年他建起了大棚种草莓,但很快便遇到了问题。 “交通不便不说,土壤也成问题。这儿处于丘陵地带,土地平整难度大,且土壤黏性重,不保水,而正值幼苗期的草莓需要大量供水。 ”当年,王胜的草莓基本没有卖出去,靠着内销才没亏损。 2012年起,王胜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带领合作社村民通过深挖水塘、改善灌溉设施、增加土壤有机质等措施,让村里的草莓种植有了起色,当年草莓种植达100余亩,实现总营销额200万元。

近几年,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由安徽省供销合作社控股的一家农业公司开始对青峰岭村进行项目帮扶,并依托合作社建立了绿色富硒蔬菜瓜果种植基地,并派驻专业的技术团队帮助合作社开展绿色果蔬种植,助推合作社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发展产业富乡邻

环顾合作社四周,到处都是规划整齐的白色大棚,并有成片的水塘点缀其间,飞鸟鸣禽在其中嬉戏,别具一番田园风光。踏入暖融融的大棚,鲜嫩的黄瓜、翠绿的莴笋、圆溜溜的番茄,长势正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据介绍,合作社核心区面积已达1000余亩,包括650亩露地蔬菜,200亩大棚蔬菜、草莓,50亩绿色葡萄等,2016年还建成了单次可贮存700吨新鲜果蔬的冷藏库。合作社建立了农残快速测试室,严控果蔬质量关,主要生产绿色无公害、富含硒元素的蔬菜瓜果。目前,合作社种植的果蔬品种一年多达70多种,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该社近年来先后荣获“合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合肥市首批农业物联网建设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

拔土豆、钓鱼虾、摘草莓……在进行果蔬种植的同时,合作社利用基地资源和交通优势,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在合作社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大棚内,放眼望去,几十口大锅灶台在大棚内一溜排开。这些大锅灶台类似于传统农家的厨房灶台,灶膛可用于添柴生火,亮铮铮的大铁锅用来烧大锅菜。不同的是,灶台上增设了油烟机,灶台后方是洗菜池,打开龙头,干净的自来水汩汩涌出。 “明天是周末,到时候这里可就‘人气’爆棚了! ”王胜说。他告诉记者,前来游玩的游客不仅可以自己摘菜、钓鱼,还能租一个灶台,自己烧火做饭。这一做法大大吸引了游客的兴趣,每到节假日,携家带口过来体验的游客络绎不绝。

“一个月两千多块钱,我和妻子两个人都在这儿干,一共能拿将近五千块钱呢! ”村民王政奎和记者聊到在合作社的收入时,连连点头,表示十分满意。他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都是残疾人,家中经济一直十分困难。如今他们在合作社主要进行保洁、采摘、分拣、配菜等工作,工作不累不说,全家也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据介绍,目前青峰岭有机富硒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有300多人,31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致富,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创新领路行致远

在蔬菜大棚内,当地农户热情地递上来几根黄瓜让记者品尝。记者细细打量,只见这种黄瓜通体墨绿,粗短饱满,咬一口下去,只觉口感清甜,味道十分纯正。王胜告诉记者,这种水果黄瓜卖得特别好,是合作社的 “王牌水果”之一。此外,圣女果、草莓、西瓜、西红柿、芹菜、花菜等果蔬都是合作社的主打产品,受到市场广泛欢迎,远销上海、南京等地。

“我们正在做一个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目前在进行系统调试。今后凡是购买我们这里的农产品,消费者均可以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清晰地查询到该农产品的生产、管理等信息。就拿打药来说,打了什么药,什么时候打药,负责人是谁,用了多少量,安全间隔有多长,这些详细信息都可以清楚地获知。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副研究员严从生说。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为现代农业注入科技力量。 ”

“目前,以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已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也为我们下一步农业发展提供了思路。 ”王正华告诉记者,农业生产要想发展好,必须形成一个闭环。也就是说,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农产品的产量不可无限制扩增,它有一定的上限,如无上限则会严重影响产品品质。今后农场将为一部分固定群体共享,订单式农业是发展方向。 “比方说,我的农场产品的产量只能为2000人服务,那么我们就通过发展会员、缴纳资金,定期进行产品供应的形式,为这部分固定群体服务。 ”

王正华所构想的“共享农业”已经开始了初步探索。记者在他的提示下,点击关注合作社的微信公众号,进入商城,便可进行购物、结算,并可选择在附近门店提货。据介绍,平台自2017年10月开通以来,已经在六七个小区进行试点,目前关注平台人数已有6000多人,每天订单约400个。“现在已经进入农业3.0时代,吃菜不仅要解决温饱问题、安全问题,更要解决食用健康的问题。 ”王胜说。据介绍,今后合作社不但要发展绿色蔬菜,还要探索“功能性”蔬菜种植,针对不同身体状况的人,研制和推出不同类型的蔬菜品种。

文章来源:安徽日报
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他媒体,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ancservice@anctech.com.cn,我们将即时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