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高效灌溉工程4年内完工
据记者在甘肃省水利局了解到的消息,在甘肃省建设的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已于2013年开工建设,项目完成后将有效解决当地群众灌溉难及浇地不便利的问题,该项目总投资超过90亿元,预计将于2018年完成度投入使用。据悉,涉及甘肃河西五市,以及兰州、白银两市共31个县区及省农垦部分农场的一千万亩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未来5年将推动甘肃节水灌溉产业升级,可在极大程度上保证当地的粮食产量,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
据甘肃省水利局统计的数据显示:甘肃全省用水总量为一百二十三亿立方米,目前全省的供水能力仅有120多亿立方,与现有发展需求形成11亿立方米的差距,静态缺口达百分之八以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水资源短缺状况更加突出。到6年后、以及14年后,甘肃省全省用水缺口将分别达8亿立方米、近15亿立方米。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还需全面深化水权、水价政策。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市场经济理念,推进水价和水权制度的改革,形成水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甘肃省目前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状况不佳,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仅占总的灌溉面积的五分之一左右,同时存在小而散,还存在灌溉系统瘫痪、半瘫痪的状况。为有效改善这一状况,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分行业、分领域进行水价改革,推行“定额管理、总量控制、水价调节、水权流转”的办法,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今年,甘肃省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4亿元以上,其中用于高效节水灌溉的资金占九成以上,每亩投入不少于两百元。